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影响

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影响
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会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,具体表现如下:
1. 容量显著下降
脱落的活性物质无法参与电化学反应,导致有效反应面积减少,电池实际可用容量大幅降低。例如,原本可支持车辆启动或设备运行的时长明显缩短。
2. 内阻升高与发热问题
活性物质脱落后,极板表面结构被破坏,电流分布不均匀,导致内阻增大。大电流放电时,电池发热加剧,可能加速电解液蒸发和极板腐蚀。
3. 短路风险增加
脱落的活性物质沉积在电池底部,可能造成正负极板间短路,引发自放电加重、电压异常下降甚至完全失效。
4. 充电效率降低
脱落的活性物质堵塞极板孔隙,阻碍电解液渗透,导致充电时气体析出增多(气泡明显)、充电电压异常升高,但容量难以恢复。
5. 机械损伤与结构破坏
大量脱落的活性物质堆积可能导致极板变形、栅板断裂或壳体内部机械损伤,进一步加剧电池性能恶化。
6. 加速其他故障的发生
活性物质脱落常与硫化、失水等问题相互作用。例如,脱落物质可能加速极板硫化,而硫化结晶又会进一步削弱活性物质附着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
总结:活性物质脱落会引发容量衰减、内阻增大、短路等连锁反应,严重时可导致电池完全失效。需通过合理充放电、减少振动、定期维护等措施延缓其发生。